隨著暑假的到來,孩子們擁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,網絡世界以其豐富的資源和無限的樂趣,成為了許多孩子休閑娛樂的首選。然而,長時間沉溺于網絡不僅會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,還可能會使他們暴露在網絡詐騙、網絡欺凌等高風險之中。
為了幫助孩子做到安全、綠色、文明上網,家長們請務必與孩子一起閱讀這份網絡安全知識手冊,讓我們共同為孩子們的網絡安全保駕護航!
一、防范網絡沉迷
1. 制定合理的時間表
與孩子一起制定暑假期間每日的學習、運動、休息和娛樂計劃,讓孩子有規劃地上網,不將網絡當做一種精神寄托。
2. 豐富假期生活
鼓勵孩子參與體育鍛煉、戶外探險、夏令營等活動,減少對網絡的依賴。同時引導孩子發展音樂、繪畫、閱讀等興趣愛好,豐富精神世界,減少對網絡的過度關注。
3. 加強親子溝通
安排家庭活動,如一起看電影、做飯、旅行等,增進親子關系,減少孩子獨自上網的時間。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,傾聽他們的想法和困擾,理解他們在網絡世界中的行為動機,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支持。
4. 樹立榜樣
家長應以身作則,減少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上網時間,為孩子樹立健康上網的榜樣。
5. 正確引導,避免“一刀切”
互聯網是孩子學習、社交與娛樂的多功能平臺,家長應靈活滿足其合理需求,避免“一刀切”的管理。
二、防范網絡詐騙
當前網絡詐騙頻發,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上網過程,教給孩子必要的網絡安全知識:
1. 電信網絡詐騙手法千變萬化,但萬變不離其宗,請牢記“三不一多”原則:未知鏈接不點擊,陌生來電不輕信,個人信息不透露,轉賬匯款多核實。
2. 家長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機、銀行卡等物品。不要將手機銀行、支付寶、微信支付等賬號密碼信息告知孩子,以免孩子受騙后進行大額轉賬匯款。
3. 要避免孩子長時間使用手機,發現有視頻會議、視頻通話、下載不明APP等異常情況,要第一時間查看是否被騙,一旦發現被騙要及時報警求助。
4. 提醒孩子特別注意防范冒充警察和公檢法人員、網上刷單、游戲領福利、免費領手機、領紅包、網購退貨、郵件丟失、關閉各類金融賬號等形式的詐騙。
5. 在受到網友的威脅、恐嚇時,應第一時間告知父母或老師,尋求大人的幫助,必要時報警求助。
三、警惕網絡充值打賞
近年來,孩子大額充值游戲打賞主播的事件時有發生,未成年人對事物缺乏正確的認識和判斷,容易沉迷網絡進行不理性消費,需要家長進行監管和引導:
1. 加強支付安全措施
家長應切實做好手機支付的安全防護,避免輕易向孩子透露手機支付密碼、銀行支付密碼等重要信息。同時,要為支付類APP設置應用鎖,關閉免密支付等便捷但存在風險的支付方式,并定期檢查賬戶信息,以杜絕孩子隨意轉賬和亂消費的行為,避免財產損失。
2. 開啟青少年保護模式
充分利用各大視頻和游戲平臺提供的“青少年守護模式”。家長在開啟該模式后,未成年人的觀看時長、觀看時段將受到嚴格限制,同時無法進行充值、打賞等涉及消費的操作,從而有效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及不理性消費行為。
3. 幫助孩子樹立正確金錢觀
家長應定期關注孩子使用手機的情況,并以此為契機,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。通過講述真實案例、分享生活經歷等方式,讓孩子理解金錢的來之不易和珍惜之道,從而培養他們理性消費的好習慣。
四、拒絕網絡欺凌
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與社交模式的創新,網絡欺凌已逐步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。為避免孩子遭受網絡欺凌,請家長教育孩子:
1. 加強防范意識,增強隱私保護,不隨意在網絡上上傳個人信息。
2. 警惕網絡交友,不隨意添加陌生人的聯系方式,更不與網友私下見面。
3. 發表網絡言論時,應做到不攻擊、不侮辱、不誹謗他人,不曝光他人的隱私,不制造和傳播虛假信息。
4. 若發現自己遭受網絡欺凌,應保持冷靜,及時向父母或老師尋求幫助。
來源:公眾號文明西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