梧州零距離網-梧州日報訊(記者 紀榮蘭 通訊員 曹悅)“今年您家種了多少畝水稻?有沒有鎮村干部來核對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的土地面積?你們的耕地保護補貼都領到手了嗎?”近期,市審計局通過隨機走訪農戶、查閱申報材料等方式,跟蹤督促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,嚴防虛報、冒領、截留補貼資金等行為。
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,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。我市審計機關在開展惠農財政資金補貼“一卡通”情況專項審計調查中,精準揭示惠農政策落實“最后一公里”存在的“微腐敗”和鄉村基層干部作風不實問題,維護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。
“不少鄉鎮在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過程中,仍是人工核實耕地實際種植面積,不但容易出現誤差,也存在貪腐風險,審計機關通過數據比對分析,實現對補貼資金的全面、精準掃描。”市審計局農業科負責人介紹,審計采用“地理信息技術數據分析+多部門聯合核查”方式,重點關注耕地地力保護、農機購置與應用、耕地輪作休耕等重點補貼資金使用管理情況。
審計發現問題線索后,審計機關嚴格按照紀審銜接機制要求,及時將審計疑點移送紀檢監察機關。經查實,市紀委監委對20名相關涉事人員視情況進行了談話提醒、誡勉談話等,責令退還違規領取的補貼資金,對1名村支書(村委會主任)給予政務警告處分,有效遏制了基層干部“占小便宜”“打擦邊球”的僥幸心理。
此次審計以種糧補貼為著力點,深入剖析惠農補貼的管理漏洞、風險點位,有關縣政府壓實整改責任,采納審計建議,組織各鎮政府及農業農村、財政、自然資源等部門加強數據信息共享,完善工作協作機制,規范補貼審核發放,確保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落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