梧州零距離網-梧州日報訊(記者 楊苑君 通訊員 蘇茵 粟玲)記者從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管委會獲悉,日前試驗區出臺國內首個跨區域跨流域合作園區企業退出管理辦法,強化統籌規劃、規范管理、用地集約、產業集聚和保護投資者利益,營造“能進能出”的營商環境。
今年以來,試驗區按照“強龍頭、補鏈條、聚集群”要求,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,實施精準招商,重點引進電子信息、節能環保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等產業及其配套產業,不斷形成完整產業鏈,促進產業集聚發展。目前,已有399家企業入駐試驗區,其中規上企業38家,高新科技企業12家。 在園區快速發展的同時,也存在著一些入駐企業遲遲不開工建設、不正式投產、投產企業效益不佳等情況,造成園區企業“能進不好出”的困境,影響試驗區開發進度。對此,試驗區出臺企業退出管理辦法,抓好動態管理,嚴格項目建設周期和企業退出條件,并建立企業退出程序和清償機制,促進園區健康有序發展。 辦法明確,入駐企業因自身原因,導致慢建久拖沒有實質性施工進展、連續停工超過三個月或累計停工超過五個月,在規定的整改期限內未達到整改要求的,實行協議退出;如協議無果,將轉入強制退出程序。入駐企業因自身原因,超過合同(協議)約定的開工日期三個月仍未開工建設,且在規定的整改期限內未達到整改要求,實行強制退出。 此外,試驗區嚴把產業準入關,制定產業指導目錄和準入負面清單,堅決遏制不符合產業定位的高耗能、高排放、產能過剩項目進入,嚴守生態紅線。 |